本文摘自《果树学报》“关于我国水果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”作者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的邓秀新院士。详情请欣赏下文。本平台拥有文章版权,图片来源于网络,不当请告知。欢迎个人转载,其他媒体转载请联系小编。
全文共计1983字,预计阅读需要10分钟
这些果业发展理念需要摒弃或纠正
1.大小倒置,出现供需错位
具体而言就是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,市场越做越小;特色小宗农产品产品一味贪大求量,造成产品过剩。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,最典型的是茶产业。过去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,茶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,但是现在,除了茶叶主产区之外,喝茶人群特别是年轻人数量并不多。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茶产业一味追求高端,一斤茶叶动则卖到上千甚至上万,一般人舍不得喝或者喝不起。喝不起就只能找咖啡等替代,造成茶叶市场越来越小。
茶叶、水果、蔬菜和稻米都是一样的,都是大宗产品,大宗产品的生产一定是要为老百姓服务,要朝大众化的方向去发展,要从质优价廉物美方向去竞争。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,最后离开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视野,就是死路一条。小宗特色农产品做强没有问题,做大后易出现过剩问题,过剩导致价格暴跌。所以小宗产品应适度生产,确保价格。大小倒置就会出现问题,最后伤害产业也伤害消费者。
2.瞻前不顾后,采后环节成短板
不少地方,一味重视面积和产量的扩大,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卖,如何由产品变成商品研究不多,重视不够,导致价值难以实现。
3.残次农产品搞加工
这是乡镇企业时代留下来的农产品加工理念,叫变废为宝,也就是用残次农产品搞加工,实现华丽转身增值,如果再用这样的理念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将祸害无穷。我国生产的苹果汁始终在中低档位,而波兰的苹果汁1吨比我国的高100~200美元。
原因是人家是种植加工专用品种,含酸量较高;同时按加工品种进行管理,降低成本,不需要套袋;这样的果实加工出来的果汁,成本低、含酸量高、品质好,价格自然高。而我们仍然是用鲜食品种残次果加工,含酸量较低,无法进入高端。
4.加工不分物性,一味地搞精深加工
我们不少地方,一谈到水果加工,不是做酒就是做醋。实际中,不是什么水果均能像葡萄那样能做酒。葡萄中,做酒的品种也是含糖量(可固)较高的品种,一般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%以上才能考虑做酒,而且果小皮厚色深。
其他水果,可固能达到20%的不多,像柑橘可固一般在11%,达到12%的就是较好的,少量的能达到13%~14%。可固低于20%的果实酿酒,难以酿出好酒。1度的糖或者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酒精一般为0.6度,不可能用1%的糖(可溶性固形物)酿出1%的酒精。所以不是什么水果都能做果酒的,不能不分物性一味地搞加工。
5.只谈技术可行,忽视经济可行
在开发产品时,一定要做成本分析,有些虽然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,但是规模小,经济上是不合算的。
如某县发展柠檬,有的专家说柠檬全身都是宝,柠檬的白皮层可以提果胶、果肉可以榨果汁、种子可以榨油,不懂的人就去投资,建了果胶车间、榨汁厂、饮料厂、切片厂,最后开工才发现,果胶生产成本很高,产品生产出来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。
6.过多依赖品种,对栽培技术不够重视
种植者在生产中都希望找到一个好品种,最好能够结出“黄金”。但是却不太注重栽培技术。浙江的柑橘家庭农场,同样的品种好多地方都在种植,但是只有种出了品种应有的品质,才达到了每亩收入1万美元的目标。
他们具有工匠精神,仔细观察结果习性,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栽培技术。因此,水果产业不能过多地依赖品种,有些品种能解决一些问题,但是更多的还是要配合栽培技术。再好的品种,忽视栽培技术一样会失败。
7.照搬国外的东西,不可持续
蓝莓从美国引进后,本来是一个特色小水果,但是现在从南到北全国都栽,变成了普遍适应性水果在推广。
据笔者了解,除了贵州和云南部分地方外,其他发展蓝莓的地方挣钱的不多。我这并不是说外国的东西不好,只是说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要符合地方实际,引进的品种、栽培技术需要本地化。对于引进的品种,需要根据当地的条件配套栽培技术。